10月27日上午,西北法治文化论坛第6期在我校雁塔校区举行。我校严存生教授作题为“‘法治’的文化意蕴”的讲座,我校各专业教师、研究生50余人参加,讲座由法治文化学科负责人邱昭继教授主持。
严存生从概念、文化蕴涵、构成和历史类型四个方面展开对“法治”的讲解。严存生表示,中国古代黄帝、管子和秦法家都有关于法治的论述,其时法治被理解为“刑治”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是“良法之治”。西方近现代关于法治的概念存在形式法治说、形式正义说、自由秩序说、规则之治的事业说、形式平等说、软法治说以及法的整体性理论。法治的文化蕴涵包括:所守之法是“良法”,法治不是少数人的活动,而是所有人共同奋斗的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事业等。法治的构成包括相关的观念、原则、制度、感情、信仰以及技术。法治的历史类型包括古代法治、近代资本主义形式法治以及社会主义法治。严存生表示,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,我们应努力挖掘古代法治文化中的有价值的东西,寻找优良基因,使其完成现代化的涅槃。
与谈环节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岳国芳副教授围绕法治文化的概念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实践挑战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互动环节,与会师生踊跃提问,严存生教授逐一进行细致的解答。
(供稿:法律、科技与人文高等研究院 撰稿、摄影:卫成义 审核人:邱昭继)
11月27日下午,“明德·导师有约”第三期学术活动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(雁塔校区七号公寓)举办。本次活动邀请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研究院执行院长、硕士生导师王斌通副教授作题为“坚...【详细】
11月27日上午10:00,由研究生院主办,国际法学院、涉外法治研究中心、中国-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协办的“明德学术大讲堂”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。西南政法大学俄罗斯...【详细】